合肥“生态答卷”堪称优良
![]() |
○天气晴朗的时候空气通透 |
○市内的水资源较少污染 |
生态宜居是区域性特大城市的重要内涵,良好的环境质量是市民幸福感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合肥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围绕提升环境质量这个核心,大力推动污染防治,为市民提供水清天蓝地净的宜居安康环境做了不懈努力。
从以下遴选的环保档案中,您或许能体会一二。
环保档案一
“合肥公布PM2.5监测数据的时间有望提前至11月份,监测数据一小时公布一次”,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布数据时,合肥将不仅仅公布PM2.5的数据,空气质量状况也将会按照国家环保部制定的空气质量新标准进行公布。届时,市民随时登录市环保局网站都可以查阅每小时的PM2.5数据和日均值即24小时内的空气质量状况。
提前公布PM2.5监测数据源自合肥对良好空气质量的信心,2011年,合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3天,优良率83%,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分别符合空气质量二级和一级标准,未出现酸雨。
●延伸阅读:
为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提高PM2.5优秀率,合肥从今年3月1日起,给机动车核发“黄绿标”,截至9月底,已核发机动车环保标志20多万张。据介绍,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加大高污染车辆的淘汰力度。目前,环保、公安、商务等部门正研究交通限行、淘汰补贴等具体措施,以堵疏结合,加快“黄标车”淘汰步伐。
今年8月1日,合肥再次提高机动车环保准入门槛,标准由国Ⅲ提升至国Ⅳ,这已经是合肥连续第二年提高机动车环保准入门槛。按照业界的说法,排放量每提高一个标准,对大气的污染就减少一半,去年8月1日,合肥先行对外地转入车辆实行环保标志管理制度,一年来,高污染“黄标车”转入合肥的数量同比下降35%,有效遏制了外地高污染车辆的转入。
同时,《扬尘管理办法》已列入今年市政府规章制定的候选项目,推进新一轮燃煤锅炉淘汰,抓紧取缔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燃煤锅炉,使用天然气、生物质等清洁替代能源工作也正稳步推进中。
市民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