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市 |
2.南京市 |
3.杭州市 |
4.宁波市 |
5.苏州市 |
6.无锡市 |
7.扬州市 |
8.绍兴市 |
9.舟山市 |
10.南通市 |
11.泰州市 |
|
·上海市 Shanghai |
 |
上海是我国的四个直辖市之一。自19世纪40年代开埠以后,上海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辖区面积6340.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外环线内)面积600平方公里,设16个区1个县(2011年6月,黄浦区和卢湾区合并,成立新的黄浦区),到2012年底常住人口突破2380.43万人。【详细】 |
经济平稳增长中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5% ;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743.71亿元,比上年增长9.2%;社会消费品零售...【详细】 |
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持续加大。2012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188元、17401元,比上年增长10.9%、11.2%。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12.9%和19.4%。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2.8% 。2012年新开工建设和筹措保障性住房1292万平方米。【详细】 |
 |
 |
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功能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批先行先试政策实现重大突破,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企业扩大到50家,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不含外汇市场)达到486.95万亿元。上海总部经济加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详细】 |
|
南京市 Nanjing |
 |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行政区域总面积65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10.91万。南京位于长江中下游,滨江近海,地处沿海开放带与长江流域交汇处,2010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南京定位为“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详细】 |
作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南京融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良好的自然山水组合、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四大集合优势为一体。【详细】 |
2012年,南京市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断调整应对措施,实现了经济的平稳增长,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00亿元,可比价增长12%,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3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50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0亿元,同比增长17%。【详细】 |
 |
近年来,南京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的道路,着力打造“三都市、三名城”,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全面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征程,在科学发展、率先发展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详细】 |
|
杭州市 Hangzhou |
 |
杭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风景旅游城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长三角南翼重要中心城市,有着8000多年文明史和5000多年建城史,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生活富庶。全市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068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880.2万人。近年来,杭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优良的投资发展环境,连续多年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城市总体投资环境最佳城市”。【详细】 |
2012年,杭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03.98亿元,增长9%;财政总收入1627.89亿元,增长9.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59.99亿元,增长9.5%。在保持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杭州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2012年,杭州三次产业比重为3.3∶46.5∶50.2,三产占比首次超过50%。【详细】 |
 |
杭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风景旅游城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长三角南翼重要中心城市,有着8000多年文明史和...【详细】 |
|
宁波市 Ningbo |
宁波简称“甬”,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全市陆域面积981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9758平方公里,201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77.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26.1万人,辖海曙、江东、江北、鄞州、镇海、北仑6个区,余姚、慈溪、奉化3个县级市和宁海、象山2个县。【详细】 |
 |
宁波是底蕴深厚的文化名邦。宁波素有“文献名邦”美誉,是“河姆渡文化”和浙东学术文化的发源地,现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2处。宁波人才辈出,涌现过心学大师王阳明、一代大儒黄宗羲等历史名人,国画大师潘天寿、“书坛泰斗”沙孟海等...【详细】 |
 |
宁波是江海交融的国际大港。宁波港有着1200余年历史,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的始发港,是我国重要的国际深水枢纽港和集装箱远洋干线港。2012年,宁波港港口货物吞吐量达4.5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567万标箱,分别居世界第5和第6位。【详细】 |
宁波是风景迷人的旅游名城。宁波东临大海,余姚江、奉化江、甬江穿城而过,兼具江南水乡和滨海城市特色,是首批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全市名胜古迹众多,拥有河姆渡、天一阁、天童寺、溪口等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24处,形成了“东方大港、河姆文化、名人故里、儒商摇篮、佛教胜地”的鲜明旅游特色。【详细】 |
 |
|
苏州市 Suzhou |
 |
苏州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现辖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姑苏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虎丘区),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水域占42.5%,户籍人口648万人,常住人口1055万人。【详细】 |
苏州古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目前仍座落在春秋时期的原址上,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详细】 |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先后抓住农村改革、乡镇企业发展、浦东开发开放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等重大历史机遇,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万亿元,增长10.1%;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04亿元,增长9.4%...【详细】 |
 |
“十二五”期间苏州市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紧紧围绕建设“三区三城”总目标,全面实施创新引领、开放提升、城乡一体、人才强市、民生优先、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新城市、集聚新人才、发展新产业,着力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协调...【详细】 |
|
无锡市 Wuxi |
无锡,被誉为“太湖明珠”,自古就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是中国四大米市之一,同时也是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素有布码头、钱码头、小上海之称。无锡地处太湖之滨,风景绝美秀丽,历史千年悠长,是江南蒙蒙烟雨中孕育出的一颗璀璨的太湖明珠。全市总面积462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70万人,常住人口647万人。现辖江阴、宜兴两个县级市和锡山、惠山、滨湖、崇安、南长、北塘、新区7个区。【详细】 |
 |
 |
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区域核心位置,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沿江(长江)、临湖(太湖)和邻近上海,是华东地区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无锡境内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环太湖高速公路、长江及京杭大运河横贯东西,锡澄高速公路、锡宜高速公路以及新(沂)长(兴)铁路纵贯南北...【详细】 |
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称号,并获中国人居环境奖,跻身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详细】 |
无锡围绕加快打造“四个无锡”(魅力无锡、创新无锡、创业无锡、幸福无锡),加快建设“三地三中心” (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旅游度假胜地;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集聚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详细】 |
 |
|
扬州市 Yangzhou |
扬州,位于江苏省中部,南濒长江,北接淮河,中贯京杭大运河,全市总面积659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58.42万,其中,市区面积2351平方公里,现辖2市1县3区。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详细】 |
 |
“人文、生态、精致、宜居”是这座城市显著的特质。人文是扬州城市的鲜明特色,扬州有近2500年建城史,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保存完好的唐城遗址、明清古城。【详细】 |
 |
扬州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淮扬菜系的发祥地,雕版印刷、剪纸、古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漆器、玉器为代表的扬州工艺驰名天下。生态是扬州城市的显著标识,扬州森林—湿地覆盖率达51.5%,市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保持在320天以上。精致是扬州城市的独特魅力,扬州始终坚守城市个性与特色,形成了“精当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的城市建设模式,并在全国首创中小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扬州模式”。【详细】 |
 |
扬州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加快推进“两个率先”、建设世界名城的目标,坚持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国际化产业、引进国际化人才、建设国际化城市,在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基础上向基本现代化阔步迈进。【详细】 |
|
绍兴市 Shaoxing |
 |
绍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素有“山清水秀之乡、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的盛誉,又有水乡、酒乡和书法之乡、戏曲之乡的美称,从越王勾践建立都城距今已有2500年建城史,境内有大禹陵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鲁迅故里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区9个,拥有国家级的镜湖城市湿地公园,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详细】 |
绍兴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名士之乡。在北京中华世纪坛的40个中华名人雕塑中绍兴人占了4位(王羲之、蔡元培、鲁迅、马寅初),北京大学历任校长中绍兴籍的也有4位(何燮侯、蔡元培、蒋梦麟、马寅初),“两院”院士中更是有63位绍兴人。【详细】 |
绍兴是一方创业创新的发展热土。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620.1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2196元;全市财政总收入469.3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65.7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详细】 |
绍兴地处长三角南翼、浙江省中北部,西接杭州,东临宁波,北濒杭州湾,下辖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面积8256平方公里,人口493万,其中市区面积362平方公里,人口65万。【详细】 |
 |
绍兴还被世界银行评为国内投资环境六大“金牌城市”之一,有来自美国、日本、欧盟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来绍投资办厂...【详细】 |
|
舟山市 Zhoushan |
舟山是我国唯一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素有“海天佛国、渔都港城”之美誉,下辖四个海岛县(区)。舟山有大小岛屿1390个,陆域面积144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08万平方公里。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2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854美元。【详细】 |
 |
近年来,舟山积极推进群岛新区开发开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2012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出1595亿元,是全国海洋经济比重最高的地级市,也是最具海洋产业特色的城市。【详细】 |
 |
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标志着舟山正式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之后的第四个国家级新区和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详细】 |
根据国务院批复文件精神,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将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先行先试,科学发展,大干、苦干、巧干、实干,努力建设国际物流枢纽岛、对外开放门户岛、海洋产业集聚岛、国际休闲生态岛、海上花园城,把舟山打造成为我国面向环太平洋经济圈的桥头堡。【详细】 |
|
南通市 Nantong |
南通市位于中国长三角地区核心区域,隶属江苏省,与上海、苏州隔江相望,区位优势好、发展潜力大。全市陆地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沿海滩涂面积近250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65万人,现辖2个县、3个县级市、3个区和国家级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详细】 |
 |
南通是区位优势突出的城市。滨江临海,集“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于一身,有“江海明珠”、“扬子第一窗口”美誉。紧邻上海,经苏通大桥、崇启大桥,到上海的车程只有1个小时;随着沪通铁路即将开工建设,南通与上海、苏南的“同城效应”进一步显现。【详细】 |
 |
南通是首批沿海开放的城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拥有综合保税区和4个国家级开发区、14个省级开发区(高新区)。全市有两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南通港列中国沿海港口十强,是国家主枢纽港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详细】 |
南通是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500亿元,列中国大中城市第25位;财政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20亿元,列全国地级市第5位。现在,南通已经初步形成海工船舶、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等六大主导产业,是国家级海工船舶产业示范基地,跻身世界三大家纺产品集散中心。【详细】 |
|
泰州市 Taizhou |
泰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是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全市总面积5787平方公里,总人口507万,现辖靖江、泰兴、兴化三个县级市,海陵、高港、姜堰三区和泰州医药高新区。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3亿元。【详细】 |
 |
 |
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泰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汉唐古郡、祥泰之州”的美誉。历代人文荟萃、名贤辈出,施耐庵、郑板桥、梅兰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名胜古迹众多,光孝寺、安定书院、望海楼以及梅兰芳纪念馆、人民海军诞生地纪念馆等传承历史。特色鲜明的产业基地。工业基础扎实,产业特色鲜明,成功获批国家船舶出口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出口加工区封关运作。【详细】 |
承南启北的水陆要津。泰州地处江苏几何中心,新长、宁启铁路,京沪、盐靖、启扬高速公路纵横全境,泰州长江大桥、江阴长江大桥联结大江南北,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泰州港跨入全国亿吨大港行列,扬州泰州机场距泰州城区只有20公里,基本形成了公铁水空“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详细】 |
和谐宜居的生态之城。泰州“水清、绿透、文昌、城秀”,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正全力推进全省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建设产城一体的医药名城、形神兼备的文化名城、富有魅力的生态名城。【详细】 |
|
常州市 Changzhou |
 |
常州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新兴制造业和创新之城。现辖两市五区,行政区划总面积43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5万。2012年,全市实现GDP397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43.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13471美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8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737元,实际到帐外资33.6亿美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39.4%。【详细】 |
常州公共服务领先,亮点频现,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持续保持“全国交通畅通工程”A类管理水平地级市之首。在全省率先做到市区所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率先实现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应保尽保。【详细】 |
常州历史悠久灿烂。有着近3000年建城史,历来儒风蔚然、人文荟萃,历史上曾出过15名状元、1947名进士。常州籍两院院士达63名。 |
 |
常州区位交通优越。交通路网四通八达,水网纵横交织、连江通海,长江常州港为国家一类口岸,E级民航常州机场架起通达全国18个大中城市的空中走廊。【详细】 |
 |
常州城市品牌响亮。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十强市、全国科技创新示范市等。2011年,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市部级考核,并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2012年,荣获国际花园城市金奖和特别奖。【详细】 |
|
湖州市 Huzhou |
湖州是一座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也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全市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吴兴、南浔两区,面积5818平方公里,人口261万。近年来,湖州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全国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市、投资环境百佳城市等荣誉称号。【详细】 |
社会和谐、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湖州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快速协调发展。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1.97亿元,增长9.7%。实现财政总收入246.88亿元,增长12.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8.55亿元,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8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188元。【详细】 |
 |
当前,湖州正按照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总要求,坚持产业兴市、创新驱动、生态优市、民生改善,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着力打造“实力湖州”、“活力湖州”、“美丽湖州”、“幸福湖州”,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详细】 |
 |
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宋代便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是湖笔文化的诞生地、丝绸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的发祥地,列为“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就产于湖州;市郊钱山漾遗址曾出土了有4700多年历史、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悠久的蚕丝织物,湖州所产的“辑里湖丝”曾获得1851年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金奖, 由此迈开了中国参与世博的第一步;茶圣陆羽在湖州完成了世界上首部茶学巨著《茶经》。【详细】 |
|
嘉兴市 Jiaxing |
嘉兴地处浙江东北部,东接上海,北邻苏州,西连杭州,南濒杭州湾,当钱塘江与东海之会,揽江、海、湖之形胜。现有户籍人口344.5万,暂住人口221.6万。现辖南湖、秀洲2个区,平湖、海宁、桐乡3个县级市和嘉善、海盐2个县。【详细】 |
 |
嘉兴人杰地灵、底蕴丰厚。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誉,境内的马家浜文化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春秋战国时期,为吴、越两国征战之地,有“吴根越角”之称。三国吴时,更名为禾兴。赤乌五年(公元242年)改称嘉兴,延续至今。1983年8月设嘉兴市。【详细】 |
嘉兴创新进取、统筹发展。以“三城一市”和“两富”现代化建设为目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呈现一系列新景象。经济实现稳定增长,所辖五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前32位,三分之二的镇进入全国千强镇。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885亿元、增长8.7%,财政总收入471.92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7.73亿元,分别增长13.4%和13.8%...【详细】 |
嘉兴区位优越、充满活力。嘉兴地处长三角和中国沿海经济带的中心位置。处江河湖海交会之位,距沪、杭、苏均不足百公里。境内河网密布,铁路、公路四通八达,百公里范围内有浦东...【详细】 |
 |
2013年,嘉兴将牢牢把握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大力实施转型升级提速、发展环境优化、民生福祉增进...【详细】 |
|
镇江市 Zhenjiang |
镇江地处长江运河“十字黄金水道”交汇处,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港口、工贸和旅游城市。总面积38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3万。辖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丹徒区、京口区、润州区和镇江新区。【详细】 |
清新秀丽、个性鲜明。镇江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山水秀丽,环境优美,以“真山真水、山水形胜”闻名海内外,素有“天下第一江山”、“城市山林”的美誉。西津渡古街、梦溪园旧址、天下第一泉、芙蓉楼等古迹久负盛名。【详细】 |
 |
底蕴丰厚、人文荟萃。镇江历史达3000多年,是吴文化的发祥地。“白娘子水漫金山”、“甘露寺刘备招亲”、“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广为流传。“大字之祖”《瘗鹤铭》、《昭明文选》、《文心雕龙》、《梦溪笔谈》等均出自镇江。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位于市区。【详细】 |
 |
区位优势独特、资源条件优越。镇江西距南京50公里,东距上海200公里。沪宁铁路、沪宁城际、京沪高铁、四条高速、两条国道贯穿全境,润扬大桥、泰州大桥连接南北。境内长江自然岸线270公里,其中深水岸线87公里。【详细】 |
产业特色明显、富有生机和活力。全市形成了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化工、造纸、特种金属五大主导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制造、海洋工程五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30.0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5.48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45元...【详细】 |
|
台州市 Taizhou |
 |
台州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历史悠久,是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下汤文化的发祥地,秦始皇时设回浦乡,唐高祖武德五年起始称台州,因境内天台山而得名。1994年8月,台州撤地设市,为组合式环绿心滨海城市。下辖椒江、黄岩、路桥三区,临海、温岭两市,玉环、天台、仙居、三门四县。【详细】 |
改革开放以来,台州人民依靠敢为人先的创业创新精神,走出了一条富有区域特色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台州现象”,使台州迅速从浙江省落后地区跻身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行列。30多年来,台州GDP和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00多倍,工业总产值增长400多倍...【详细】 |
2012年,全市实现GDP 2927.3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0.4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6万元。台州是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祥地。【详细】 |
 |
近几年,台州市先后荣获了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称号。【详细】 |
当前,台州积极实施“沿海开发、自主创新、城市群构建、民生优先”四大战略,努力全面实现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展望未来,台州正昂首朝着建设“山海秀丽、富裕和谐”的新台州目标迈进。【详细】 |
|
合肥市 Hefei |
 |
合肥,地处中国中部,长江、淮河之间,是全国唯一环抱五大淡水湖(巢湖)的省会城市。因东淝河、南淝河由此发源而得名,并因隋唐明清时为庐州路、郡、府治所在而别称庐州,1952年成为安徽省省会。【详细】 |
合肥历史悠久。自秦置县,至今有2200多年历史,素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和“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之称。人文底蕴深厚,宋代名臣包拯、晚清重臣李鸿章、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等都是合肥人。【详细】 |
合肥区位优越。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正在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现有6条铁路、7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未来将有6条高速铁路、4条电气化铁路交汇,已实现1小时内到南京、2个小时到武汉、上海...【详细】 |
合肥科教资源丰富,研发实力雄厚,科技孵化基地众多。拥有中国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60所,在校大学生48万人。各级科研机构344个,其中: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电科38所等中央驻肥科研机构12家。【详细】 |
 |
合肥充满开放活力。先后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与日本久留米、美国哥伦布等11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现有28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肥投资。【详细】 |
合肥生态环境宜人。具有“城中有园、园中有城”的鲜明特色,城市绿地率40.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5平方米,全年空气质量良好率超过300天,是国家首批命名的3个全国园林城市之一,两次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详细】 |
|
盐城市 Yancheng |
盐城地处江苏沿海中部,因盐而得名,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沿海开放城市。全市总人口820万人、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是江苏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城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海盐文化成为盐城的文化之根。【详细】 |
 |
盐城曾经是一方红色圣地,“陕北有个延安、苏北有个盐城”,这里成为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盐城人杰地灵,古有陈琳、陆秀夫、施耐庵,近有胡乔木、乔冠华、王赣骏等一批杰出人物。【详细】 |
生态独特、资源丰富。盐城拥有太平洋西海岸最大的滩涂湿地,有野生麋鹿和丹顶鹤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沿海滩涂面积45.53万公顷,占江苏省沿海滩涂面积的70%,每年还在以2万亩的成陆速度向大海淤涨,是国家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开放包容、充满活力。【详细】 |
 |
盐城已全面融入上海两小时经济圈。产业兴旺、快速发展。近年来,盐城经济步入快速发展轨道。【详细】 |
新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汽车、纺织、机械等支柱产业不断做大做强,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海洋生物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20亿元,财政总收入接近8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跃居全省第七,增幅位居全省前列。【详细】 |
|
马鞍山市 Maanshan |
 |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东部,横跨长江,接壤南京,现辖3县3区、总面积4042平方公里、总人口230万,是伴随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详细】 |
马鞍山是六朝畿辅、京都要地,素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长江在这里留下了独特印记;“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造就了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环境;《陋室铭》、《游褒禅山记》等千古名篇显示了这里深厚的人文底蕴,“全国文明城市”的桂冠体现了这里的文明程度和整体发展水平;“聚山纳川、一马当先”的城市精神彰显了这里无限...【详细】 |
经过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马鞍山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安徽前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00亿元,城市居民幸福指数位居全省之首,科学发展指数位居全省第2,城乡居民收入居安徽省第一...【详细】 |
 |
当前,马鞍山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一江两岸协调发展、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详细】 |
今后五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达小康,总量争三强,人均居前列”,即2013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7年,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力争全面进入全省三强,人均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达到长三角中等城市水平,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为在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详细】 |
|
金华市 Jinhua |
金华古称婺州,现辖婺城、金东2个区,兰溪、义乌、东阳、永康4个县级市,浦江、武义、磐安3个县。全市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70.63万。金华是浙江之心,省交通主干枢纽。域内现有3条铁路和5条高速公路,与省内9个地市形成1~2个小时交通圈。是浙江第四大都市圈,省重要增长极。【详细】 |
 |
省委、省政府提出金华要“加快形成浙江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是市场大市,县域经济各具特色。全市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23个,义乌小商品城市场连续21年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市区汽车和电子商务、义乌国际商贸、东阳木雕和影视文化、永康五金、兰溪纺织、浦江书画水晶等产业规模宏大。【详细】 |
 |
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700.12亿元,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6.47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60.41亿元。目前走出一条“城市集群+市场集群+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面临着金义都市新区建设、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东阳文化全域化发展等机遇,全市人民正在赶超发展、为实现“两富”而努力奋斗。【详细】 |
金华是历史文化名城,为生态宜居之地。建制2200多年,素有江南“小邹鲁”之称,历史名人辈出。先后被授予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详细】 |
|
淮安市 Huaian |
 |
淮安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位置,风景秀丽、生态宜居,是一座历史名城,享有漕运古都、运河之都盛誉;是一座文化名城,是一代伟人周恩来和大军事家韩信的故乡;是一座生态水城,境内拥有美丽清纯的洪泽湖、宛如玉带的京杭大运河、奔涌出海的淮河等众多湖泊河流,被誉为“漂浮在水上的土地”;是一座工业新城,建成“中国新盐都”、全国第四大台资集聚高地。【详细】 |
长期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方针,以国家生态市创建为抓手,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各项工作,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互动并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和环境综合质量均连续多年保持江苏省前列,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国家环保模范城等金字招牌。【详细】 |
2011年,市第六次党代会把握时代之势、凝聚全市之智、顺应全民之愿,明确提出全市“十二五”“实现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幸福指数同步提升”和“总量翻一番、财政超千亿、建成生态市、全面达小康”的“1+4”总体奋斗目标。【详细】 |
|
衢州市 Quzhou |
衢州位于浙江省西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等多项殊荣。现辖3县2区1市,市域面积884l平方公里,总人口251万。【详细】 |
 |
衢州人文荟萃,资源丰富,是圣人孔子后裔的世居地、伟人毛泽东的祖籍地、围棋文化的发源地。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1.5%,水资源总量近100亿立方米,拥有江郎山、烂柯山、龙游石窟、钱江源等知名景点,是四省边际生态休闲度假胜地。【详细】 |
衢州产业特色鲜明,充满发展活力。是国内最大的氟化工基地和省内最大的绿色农产品基地,空气动力机械制造、氟硅新材料、光伏、电子元器件等产业蓬勃发展。“十一五”时期, 10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7项高于全省平均增幅。【详细】 |
 |
衢州区位独特,交通便捷,是连接长三角、泛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民航直达北京、深圳、厦门等城市;浙赣铁路横贯全境,杭长高铁开工建设。杭金衢、杭新景、黄衢南、龙丽温四条高速公路拉开“两横两纵”路网框架。【详细】 |
衢州将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总要求,突出工业立市“一个中心”,打好城市建设和管理和旅游业大发展“两大战役”,建设“两地三城”、实现“两个崛起”。【详细】 |
|
|
12.常州市 |
13.湖州市 |
14.嘉兴市 |
15.镇江市 |
16.台州市 |
17.合肥市 |
18.盐城市 |
19.马鞍山市 |
20.金华市 |
21.淮安市 |
22.衢州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