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庐江县的标准化厂房建设正步入快车道。标准化厂房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不仅助推庐江县本土“草根企业”发展壮大,也吸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外资企业入驻。
助推“草根企业”壮大
“汝昌故里,渔网之乡”说的是庐江县石头镇,该镇不少从事渔网生产的“草根企业”都想扩大生产规模,但苦于资金有限,如果自建厂房,就难有多余的资金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为此,该镇在工业集中区西侧规划近500亩的渔网工业集中区,计划新建2万平方米的标准化渔网加工厂房。厂房建好后,小企业可以拎包入驻,迅速投产。
让有创业梦想的人有地方创业,是标准化厂房的功能之一。为此,庐城镇的罗埠富民创业园、金牛镇的农民工创业园、乐桥镇的服装产业园等都在大力建设标准化厂房。有“全民创业孵化基地”之称的标准化厂房正在使庐江成为创业成本较低、创业人才密集、创业效果良好的创业绿洲。
搭建招商引资新平台
栽起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标准化厂房正成为万山镇五金磁电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成为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7月6日,记者在万山镇五金磁电产业园标准化厂房的施工现场看到,建设工程车车来车往,建筑工人们正加紧施工,一栋栋现代气息十足的多层厂房让人眼前一亮。这个总投资达到2.3亿元的标准化厂房项目是万山镇2011年在上海举办经济恳谈会后引进的招商项目。“项目规划建筑面积17.5亩。一期工程计划建设5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了4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和办公楼工程。”万山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今年6月,张家港的客商以及联宝配套企业代表先后到五金磁电产业园考察标准化厂房。“他们看后很满意,都表达了入驻的意向。现在大中城市的企业看中庐江县的劳动力资源和市场,但他们更愿意租用标准化厂房,成本低、投产快、回报快。”
破解土地紧缺的难题
在庐江经开区移湖西路南侧,记者走进一栋5层楼的标准化厂房。“每层有3000平方米,入驻的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割,安装设备。这样的布局设计不仅可以满足不同企业的厂房需求,更重要的是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庐江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道。
为了让有限的土地资源服务于经济高速发展,庐江经开区开始“向天要地”,集约发展——总投资4亿元的庐江经开区标准化厂房正在加紧建设中,其中一期占地62亩,建设面积9.1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已完工建成3.1万平方米。“这不仅打破企业‘自立门户’的建厂方式,厂房也从单层加高到五层,标准化厂房区的土地利用率成倍提高,实现了节地增收的双赢目标。”该负责人兴奋地对记者说。
·章礼军 方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