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在线讯 (记者 韦韬 李磊 文/摄) 7月10日晚上8:00,合肥市瑶海区三里街“双窑洞”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现场机器声轰鸣,在7号楼前,挖掘机正在紧张进行着地面挖掘作业,供水集团12名工人紧张地铺设庭院管网,尽管施工现场凉风习习,但施工人员个个挥汗如雨。正在现场协调施工的瑶海城投公司副总经理袁远告诉记者,目前回迁房7栋34层住宅楼主体已经建成,房屋内部装修工作业已完工,室外道路和排水工程进入到最后收尾阶段,预计到今年7月底1300多户回迁户将“提包入住”搬入新房。
“双窑洞”棚户区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因当时缺少钢材,合肥运输公司等单位为解决职工住房,建了2栋拱形窑洞式房屋,故得名“双窑洞”。后来,又逐渐成为棚户区。如今,这一改造项目东起凤阳路,西至砂纸厂路,南起临淮路,北至铁路二村门球场。该项目占地面积66亩,总拆迁建筑面积为75599.80平方米,总户数达1348户。10号是合肥市近期气温最高的一天,中午的温度达到了37摄氏度。气温再高,但工期不能拖延,参加管道施工的项目队长杨来华告诉记者,当晚参与施工的管道工有12人,采用的是轮番上阵的作业方式。由于双窑洞项目的工期非常紧,而且是多家单位交叉施工,见缝插针地施工已变成了抢工期最有效的办法,而7号楼前的管道铺设,是从下午4点开始的,到晚上10点就必须完成,一方面,时间拖延了会有噪声扰民,另一方面,当天晚上如果完不成,别的项目队就无法进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