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皖企发布2013年成绩单

资本市场正在努力地成为经济的晴雨表。作为企业的优秀代表和中流砥柱,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水平反映了一个地方经济的真实一面。截至昨天,在沪深两市上市的皖企,2013年年报披露已基本收官。哪家企业“最赚钱”,哪家企业又“最败家”?它们在去年演绎的悲喜剧,给地区经济发展或者同行业者带来了哪些启示?
七皖企进入“百亿级”
努力做大蛋糕,才能巩固发展根基。营业收入犹如一家公司的活水源头,只有尽可能地扩大收入,才能有较大的净利润。去年,最会做蛋糕的,是马钢股份,实现营业收入738.49亿元,不过同比下降了0.75%。
海螺水泥也实现营收552.62亿元,同比增长20.75%。营收突破百亿的,还有江淮汽车、芜湖港、皖能电力、美菱电器、辉隆股份等。除了这些“百亿级”的企业外,另有近50家上市皖企去年的营收都在10亿元以上。
但是,在营收超百亿的上市皖企中,辉隆股份的营收也出现下滑,主要原因是我国化肥产能严重过剩,加之极端气候变化影响农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