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
2016年的“开门之作”,合肥完成得怎么样?在昨日举行的合肥市廉政工作会议暨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上,市长张庆军发布了合肥今年年初经济形势“调色板”,并高兴地宣布:亮色板块令人惊喜,“合肥经济调整转型、创优争先的大格局、基本面没有改变。”
市长“放榜” 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对于今年以来的经济发展态势,张庆军形象地称之为“三色”板块:亮色板块、灰色板块和暗色板块。
“亮色板块令人欣喜。所谓‘亮色’,是指增长又快又好的经济指标。”张庆军介绍,今年一季度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合肥GDP总量和增幅分别居第10位、第4位,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和增幅分别居第9位、第5位,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居第8位,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总量分别居第2位、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居第4位。
根据初步的统计,1—4月份,合肥大多数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继续保持全国领先,这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在“放榜”的同时,张庆军也毫不讳言合肥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他指出了“灰色板块”中增速放缓的指标,并表示招商引资和进出口指标进入了“暗色板块”,成绩不理想,“值得警醒”。
对照深圳 两个“50%”重要指标表明合肥“机体”很健壮
昨日,张庆军还梳理出“合肥榜单”中数据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初步统计,1-4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0%左右,“这标志着我市经济发展迈上中高端取得了重大进展。”
“这是具有标志意义的两个数据。”张庆军解读:深圳之所以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常青树”,关键在于其创新驱动持续发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二五”时期,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等支柱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3%。
“合肥开始拥有了两个‘50%’,这是我们坚持创新转型升级发展的重大成果,必将使我市经济发展在新的层级上具有更高的成长性、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张庆军说。
实力之城 打造“智能工厂”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战略
今年4月份,合肥出台了“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三年行动计划”,以智能化为主攻方向,以整厂改造为着力点,对家用电器、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一批传统制造业实行脱胎换骨式的改造,加快建设一批“数字车间”、“智能工厂”。
“虽然是先搞三年,但这一招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之举。”张庆军表示,合肥要一手抓招商引资做大增量,一手抓技术改造提升存量,“把合肥打造成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的‘实力之城’,大有希望,指日可待。”
严格审计 发现“小金库”等违法违规问题,从严从快处理
合肥市审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合肥一共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235个项目,延伸审计3163个单位,促进增收节支、挽回(避免)损失3.46亿元。
今年,张庆军要求合肥既要做好预算编制,又要继续用好审计“利器”。
2017年财政预算编制工作即将启动,张庆军要求“要进一步推行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同时,对所有纳入预算的公共资金、重大投资、重点工程执行进度和效果进行全过程监督,严查侵占、挪用、贪污专项资金的行为。
“特别是对发现的‘小金库’及民生、扶贫、低保等重点领域违法违纪违规问题,要依法从严从快处理。”张庆军表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稳定楼市 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对于合肥的房地产市场,张庆军明确表态:要根据合肥房地产市场的新情况、新特点,采取有力调控措施,规范市场秩序,稳定市场预期,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另外,张庆军还要求各级各部门都要做政策的“明白人”,不仅要懂政策更要把政策落到实处,“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既要注重规范,更要简化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确保企业方便、及时、充分享受政策。”
晨报记者 刘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