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湖农场打捞水里物资开展生产自救
合肥晚报讯 东大圩蓄洪,6.5万亩良田淹没于汪洋;西大圩内涝,造成8.18万亩良田遭受不同程度水害,其中有6.9万亩近乎绝收。如今,白湖区域天气渐趋晴好,大坝上巡堤人员依然来回奔波,一方面组建打捞队,对未能及时转移的物资进行打捞。另一方面,则开始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生产自救。
蓄洪后的东大圩依然是一片汪洋。水面上有小船在随波摇摆。在水情较为稳定后,东大圩各农场组建了打捞队,对一些未能及时转移的物资进行打捞。“虽然水位下降缓慢,趁这段时间,看看能不能多抢出一些物资。”打捞队员介绍。
西大圩已经露出了整齐的轮廓。田野间有人员穿梭,机器轰鸣,正在孕育着新的希望。“生产自救工作着手早,措施得力,对降低损失至关重要。”记者了解到,白湖农场集团以生产自救为主题,多次召开专题会,有序组织,全面动员,积极主动开展生产自救工作,建立东西大圩互帮互助机制和建立三级分级负责制,将生产自救责任落实落地。
目前,白湖农场集团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灾情,开展苗情调查,并针对受灾时间和严重程度,因苗分类管理,迅速开展田间洗苗,及时查苗补缺,对绝收田块翻整重播,加强病虫草害防治。
“水退到哪里,我们就要补种到哪里,尽量把受损程度降到最低。”正在田头间忙活的员工老迟说。
(通讯员 曹兆柱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刘晓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