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合肥围绕地铁应发展"微循环"交通
合肥在线讯(记者 王晓峰 文/摄) 如今,随着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的运行,合肥正式步入“地铁时代”,而地铁也成为本届人代会上,人大代表们热议的话题。市人大代表戴茂方坦言,地铁的开通彻底改变了合肥的城市格局,他建议在交通规划上要呼应未来地铁布局,着力发展“微循环”交通,同时,地铁站外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泊位应跟上地铁建设步伐。

代表团会议现场
首条地铁的开通不仅标志着合肥进入“地铁元年”,同时也给合肥市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了方便。但是,与国内外已经开通地铁的城市一样,地铁“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尴尬在合肥也无法回避。
“很多人出门想乘坐地铁,然而距离地铁口往往还有两三公里的距离,有可能市民会开车到地铁口然后改乘地铁上班,也有可能市民会骑自行车去坐地铁,那么轿车、自行车的存放我认为是个问题。我建议,应提前规划,在每个地铁口设置一定量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泊位,解决市民乘坐地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目前合肥与地铁对接的交通方式仍需要完善
同时,戴茂方认为,当市民开始乘坐地铁出行后,长途公交将慢慢被地铁所替代,而围绕地铁口来建设“微循环”交通将是当务之急,发展短途公交,最终形成地铁与社区的“无缝对接”。
“在国内,北京公交开行‘袖珍公交’,扩大公交覆盖面,打通‘微循环’与地铁站连接;天津公交行业先后开辟、调整20条‘微循环’公交线与地铁线零距离对接,方便居民的出行;杭州到2020年,在规划成形的10条地铁线上,划出了41个地铁站配置换乘停车场。”戴茂方告诉记者,为了改善地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国内外不少城市都做了有益尝试,合肥地铁可以学习外地的经验,方便市民绿色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