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执法人员“躲猫猫”也不好使,这44家居民楼餐馆遭取缔
合肥在线讯(卫宏滨 刘海涛 记者黄湄) 居民楼下餐馆生意火爆,楼上居民受油烟、噪音困扰苦不堪言。可当执法人员查处时,餐馆老板主动关门,风头一过又重新开张。对于合肥经开区卧云路上卧云新村小区的居民来说,自家楼下扰民的餐饮店将不能再“躲猫猫”。5月8日记者从合肥经开区获悉,连日来,该区城管局、市场监管局和社区委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对包括该小区在内的44家开设在居民楼内的餐饮店进行了取缔,完成物品搬迁、油烟管道等设备拆除工作,还小区居民以宁静。

拆除卧云新村小区居民楼餐饮油烟管道
提到自家楼下的餐饮店,卧云新村小区居民蔡大爷气愤而又无奈。他说,自从楼下的住宅被人租去开了餐饮店,一开始只有一两家,而后越来越多。一到中午和晚上的吃饭时间,都有大量油烟呛得人难受,现在连窗户也不敢开了。
“您看,阳台上全是油灰,卧室玻璃都是油渍,我和老伴天天用毛巾蘸着洗涤剂擦。有一次,老伴站在窗台上擦玻璃,一不小心,还扭了腰。”蔡大爷说道,食客们喜欢斗酒,一斗酒就喝到大半夜。有一次,一帮人喝到凌晨两点多,他们愣是失眠了。
据蔡大爷反映,此前他们向社区、执法部门投诉过,执法人员也到现场进行查处。“老板每次都说立即停业马上搬走,但是过段时间后这些餐饮店又悄悄开业了。”由于小区附近人流量大,这些餐饮店只要开业,就有不少人员前来就餐,天气热的时候,竟然有人在小区门口的草地摆上了餐桌。碍于乡里乡亲的,大家都是有怒气而不敢得罪人。
而家住经开区天门路新界小区的王女士更是吐起了苦水,女儿今年中考,天天晚上复习到很晚,楼下餐饮店的噪音让孩子根本静不下心来。“孩子晚上回来写作业,正在认真思考题目的时候,楼下噪音传来,孩子眉头一皱,我看的出来,孩子很反感。”王女士说,她特别希望这些餐饮店能够远离居民楼,还大家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
该区城管局餐饮油烟整治办负责人卫宏滨表示,为营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该区扎实推进餐饮业油烟专项清理工作,他们摸排发现有477户餐饮店位于居民楼,不符合《合肥市服务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要求。他们挨家逐户深入餐饮经营户开展宣传教育,增强餐饮商家油烟污染防治意识和主动性,希望他们主动关门并搬迁。对搬迁存在困难的经营户,由城管、市场监管、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帮助搬迁,社区委还聘请拆除公司工作人员现场帮助拆除经营设备、工具及相关设施,将经营场所恢复至居住状态。

向居民楼内餐饮经营户宣传政策

向居民楼内餐饮经营户下达执法文书
近期被取缔的餐饮店无一例外地都是无证经营或是手续不全,“这些餐饮店除了没有相关的证件,有的连从业人员的健康证都没有。这样的餐饮店卫生是没有办法保障的,如果不取缔也将给卫生安全带来隐患。”该区城管局负责人介绍道。
“合肥市从2009年开始就有政策,居民住宅楼、商住综合楼中与居住层相邻的楼层不允许开饭店。我们之前联合相关部门对这些餐饮店进行了整治,但是这些经营户却跟他们打起了‘游击战’。”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区一方面加快推进下剩居民楼内餐饮店的关停工作;另一方面,辖区社区委和执法部门将定期进行“回头看”,坚决不让居民楼内无照经营餐饮现象回潮。
